被動投資

被動投資是什麼?用最簡單穩健、巴菲特推薦的被動投資 ETF 策略,提早別人 10 年退休!

Last Updated on 2023-01-15 by Jeslyn

覺得把錢存在銀行沒什麼利息嗎?

是個投資新手想做點投資卻不知道從何開始嗎?

平常工作很忙,想投資卻沒什麼時間研究?又不想老了以後沒留下多少退休金必須一直工作嗎?

如果上述的問題已盤桓在你的心中許久(如同曾經那個極度徬徨的我 XD),那你一定要知道「被動投資」。

它是最簡單易懂,又能合理獲得報酬的投資方法,不需要花大把時間做研究、分析,且只要心夠堅定,相信時間複利的力量,無論任何人都能夠辦得到,連股神巴菲特都極度推薦!

巴菲特的 10 年賭局

股神巴菲特曾說到,一般人建議不要妄想透過買低賣高來賺取勝過大盤的報酬,因為連華爾街的菁英也無法做到

投資的方法其實相當簡單,只要將自己視為 10~30 年的長期投資者,保持堅定持續投資大盤指數,每年定期投入,不必管任何市場波動,不用看市場動態、不需自主判斷進出點,躺著資產就會一直上漲了。

賺錢

這是真的嗎?以下的故事實際驗證 ~

投資大盤的表現勝過眾多基金

巴菲特曾提議一個 10 年的賭局,表示「標普 500 指數的業績表現,會勝過對沖基金組合扣掉佣金、成本與其他所有費用的業績表現」,任何人都能對這句話提出挑戰。

ps. 標普 500 (S&P 500)指數追蹤美國前 500 大上市公司(總市占達 80% 以上),為美國指標性大盤指數之一,投資它相當於投資整體市場。

知名的華爾街 Protégé Partners 對沖基金經理 Ted Seides 接受了這個賭局,挑選了 5 支基金(包含 200 支主動基金),積極管理投資,仔細斟酌買賣進出時機與金額,與巴菲特指定的 S&P 500 指數(SPY)比拚。

主動投資忙了老半天,比不上被動投資什麼都不做

結果,Seides 的基金組合最後竟然只有 2.2% 的年化報酬率(等於一年只漲 2.2%),而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一年漲幅超過 7%,差距極為驚人。

換算下來就是,在同一時期內,Seides 的 100 萬美元對沖基金投資只賺 22 萬美元,而巴菲特的低佣金投資獲利 85 萬多美元。

Seides 積極主動的投資,忙了老半天,賺到的還比不上巴菲特什麼都不做,不費心費神,只有單純持續且被動的投資大盤。

ps. 這場有名的賭局還特別被新聞報導出來:

如果能比跟你相同起點的人賺到較多倍的錢,那提早退休就不遠了吧!


被動投資是什麼?

看了巴菲特的 10 年賭局,想必你一定很好奇什麼是「被動投資」?

看到「被動」就不禁想到「主動」,被動投資和主動投資又有什麼不同?


被動投資

被動投資是一種買進持有的投資策略。

只需「複製整體市場」,持有整體市場所有的投資標的,定期投入並持續投資,不用花時間做任何研究,被動迎接所有投資風險,以不變應萬變,即可得到與市場指數的平均報酬相同的結果

注意,投資大盤指數,最後會得到跟市場一樣的經濟成長成果,並不會贏過市場。

為了達到盡可能持有所有標的,大多數人會選擇由一籃子股票構成的指數型股票基金(ETF),比如巴菲特在 10 年賭局中選擇的 SPY。

也許短期幾個月或 1~3 年內可能虧損,但長期來看,由於市場都是呈成長趨勢,所以只要給予夠長的時間,通常能在市場獲得正報酬

ps. 以美國大盤 3 大指數之一的標準普爾 500 (S&P 500) 指數為例(如下圖),除了 2 次較顯著且短暫的大跌,基本上整體都是上升趨勢,而且成長的速度越來越快:

標普500指數
S&P 500 指數 (截圖自 Google)

此外,被動投資還有一個重點,就是透過保持最低的交易頻率來最大化長期回報,減少交易產生的費用,因為多付出的成本就是少拿的報酬,只要多一點點成本,長時間累積下來就會像滾雪球般大而可觀。


主動投資

主動投資需要花大量時間仔細研究,透過選標的、選進出場時機點,建立投資組合,來試圖預測市場、贏過市場,取得更好的報酬,目標是創造能打敗大盤的投資績效。

這不是件容易的事,其中有太多外在條件與心理因素影響,所以有的人成功、有的人失敗。

根據歷史資料,從長期來看,僅有少數人能夠創造高於大盤的報酬率,絕大多數人到最後不是低於市場的獲利表現,就是在投資過程中誤踩地雷,只好黯然退場。

失敗原因眾多,比如因為恐慌情緒而控制不住在低點出清持股、沒有做好資產配置使某些投資部位嚴重虧損 …,大多是人不夠理智的行為使然,要知道人總有盲點且人心很脆弱,很難時時刻刻都保持理性!


被動投資 vs. 主動投資

被動投資主動投資
目標跟著大盤,得到合理報酬打敗大盤,創造高報酬
投資方法分散投資,不挑時機點主動選股 + 挑時機點進出場
投資標的主要是 ETF各種,ex: 股票、債券、期貨 …
花費時間不用花時間要花很多時間研究、看盤
投資報酬跟市場一模一樣或高或低,要看個人功力
費用成本成本很低,以「最少的買賣,最大的報酬」為原則手續費和管理費較高
投資特點低頻下單,長期投資。盡量集中管理,以獲得最大的報酬。

誰適合被動投資?

  • 懶得看盤的人
  • 不想花太多時間 & 動太多腦做功課的人
  • 小資族、上班族
  • 追求穩定且報酬高的人
  • 存股族
  • 想提早退休的人

基本上普羅大眾都適合,唯獨不適合短期投資者,不適合想一下子賺很多錢的人。

躺著賺錢

被動投資的基本認知

什麼都不做就能賺錢?有這麼簡單嗎?

應該有更厲害的方法可以賺到更多錢吧?

許多人(包含我 XD)一開始進行被動投資時,心裡充滿各種懷疑,很難相信不做任何積極行動,這麼簡單就能獲得報酬,甚至試了幾個月到一年覺得好像看不到什麼效果,一度考慮要不要放棄而另尋他法。

但其實,被動投資如同一場漫長的「龜兔賽跑」,只有像烏龜一樣堅定,持續緩慢且平穩前進,處變不驚,才能在最後贏得勝利

被動投資的基本認知與心態:

經濟整體是會一直上漲的

在大部分已開發開發中國家,經濟都是不斷成長的。

因為人類本身就是追求進步的生物,隨著時代演進,不合時宜的企業會被更有競爭力的企業取代,迫使企業整體表現越來越好,國家整體經濟也越來越好。

通常每個國家的市場都有代表性的指數,來呈現企業的整體表現,反映國家經濟表現,比如台灣的加權股價指數、美國的標普 500 指數 …。

台灣加權股價指數
台灣的加權股價指數 (截圖自 Google)
美國標普500指數
美國的標普 500 指數 (截圖自 Google)

剛開始投資可能會出現帳面上的損失

在剛開始投資的前幾個月或前幾年,你可能會遇到下跌,感覺一直在賠錢,那是因為市場會上下波動,不會是平穩向上的狀態,在短期內看起來波動起伏很大,但從長期的角度,這些波動根本不算什麼。

ps. 你可以從前項舉例之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和美國標普 500 指數的 2 張圖中,看出市場的波動。

或者,你進入的時機點正好處於經濟的衰退期,這樣也不需要緊張,市場是會慢慢復甦且不停成長的,不必讓這些短暫的小低潮影響你的情緒。

ps. 經濟是週期性的,會一直重複循環:

經濟循環

所以,遇到下跌的時候千萬不要恐慌,在還沒放棄持有(平倉)前,都不算真正的賠錢,只不過是帳面上的損失。

反而,要慶幸並把握這個難得的特價活動,可以用較便宜的價錢買較多的單位,等待未來上漲後有更高的報酬率。

也許你會問,如果未來整體市場沒上漲呢?這樣被動投資就賺不到錢,不是嗎?

的確,但別忘記,大盤指數幾乎代表整個市場的報酬,是一種平均的概念,若採用被動投資的人沒賺到錢,其他沒採用的人平均來講也不會賺錢

人類的資產是會不斷增加的,投資全人類的資產,你的資產也會跟著上漲!


相信時間複利的力量

Life is like a snowball. The important thing is finding wet snow and a really long hill. – 巴菲特 Buffett

「人生就像滾雪球,最重要的是找到溼的雪和很長的坡道,雪球就會越滾越大。」這是股神巴菲特的投資經典名言之一,夠溼的雪講的是「投資報酬率」,夠長的坡道講的是「投資時間」。

◎ 投資時間

人的一生時間是有限的,除非你的祖先事先幫你投資,或者你是外星人可以活得比一般人類長久 XD,否則最好早點開始投資,越早越好。

舉個例子,假如年報酬率 5 %。

21 歲開始投資,每年投入 10 萬,投入 10 年後把資金放著不動讓它繼續滾利息,到了 40 歲能累積到 200 多萬;而 31 歲開始投資,每年投入 10 萬,投入 10 年,到了 40 歲只能累積到 125 萬多。

同樣都是投入 100 萬,早 10 年開始就多累積了 75 萬(= 200 萬 – 125 萬),差距約 60 %。

提早開始投資

那要投資到什麼時候,31 歲開始投資所累積的總資金才能接近並超過 21 歲開始投資的呢?

由上圖表繼續往下看,要一直到 50、51 歲。這就相當於同樣 350 萬的目標,晚 10 年開始投資就得多投入 100 萬(多 10 年)才能達到。仔細想想,差異真的很大!

◎ 投資報酬率

投資報酬率也是不容小覷的一部分。雪球要夠溼,在滾動過程中才能吸附更多的雪,滾得更大。

目前台灣的銀行定存利率大概 1% 左右,台股的「合理」報酬率約 5% ~ 10%,大家常聽到的美股大約在 7% ~ 15%,而巴菲特的報酬率更高達 20 %。

說這麼多,不如用圖表來比較。假設從 100 萬本金開始,分別計算 1%、5%、10%、15% 和 20% 年報酬率(年利率)所累積的金額如下:

年報酬比較

5 年後,年利率 1% 的變成 105 萬,5% 的變成 128 萬,20% 的變成 249 萬。它們之間的差異看起來不大,5% 的累積資金是 1% 的約 1.22 倍,而 20% 的是 1% 的約 2.37 倍。

不過,10 年、20 年,甚至 30 年後,會發現它們之間差距的倍數越來越大。尤其 30 年後,年利率 1 % 的變成 135 萬,但 20% 的已累積到 2 億 3 千多萬,是 1% 的 176 倍,非常驚人!

ps. 單看數字表格可能感受不到它的威力,畫成折線圖看起來更清楚明顯,如下圖:

時間複利

剛開始前面幾年,感覺差異不大,但時間一久,高年利率逐漸拉開與低年利率的差距,且時間越長差距越遠,就像默默狠甩對手的馬拉松選手。

「時間複利的力量」是每個投資新手一定要知道的,也是被動投資必備的基本概念之一。

投資市場大盤指數(至少 5% 以上的成長),並等待夠長的時間讓錢滾錢,最後都會滾出高於銀行利息超級多的金額。

ps. 補充介紹「時間複利」的相關影片:


保持長期投資者的心態

搭配前面提到的「複利的力量」,雖然一開始可能感受不到差異,但被動投資長期下來的報酬非常可觀。

許多人一開始接觸投資理財,是為了在短期內大賺一筆,不過,被動投資著眼長期,並不是為了快速獲利,也不是靠著孤注一擲而致富。

在這裡,再次強調被動投資的準則:「買進,持有,不頻繁更換持股。」

不需擇時進出,也不需試著低買高賣,被動投資只需要持續投入,並耐心等待,隨著時間推移,緩慢累積財富,務實面對當下情況,承擔短期波動的風險,追求長期穩健的成長。

所以,務必保持長期投資的心態,投資的時間軸須拉到至少 10 年以上,甚至 20、30、50 年以上,有些人更將其視為一輩子的投資。


被動投資最常用的工具 – ETF

ETF(Exchange Traded Fund,股票型指數基金)結合股票 + 指數 + 基金的特性,是一種能在股票交易所買賣的基金。

沒有基金、ETF 以前,想追蹤市場指數,建立分散多元的投資組合,需做大量研究(市場上股票種類繁多),分別按比例買進一支支股票,十分耗時又需極大量資金,大部分的人很難做到,根本負擔不起。

後來發展出基金,就變得比較簡單,不必花太多力氣,用小資金就可以一次持有大量的投資標的,讓一般投資者容易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,且不容易暴漲暴跌,想追蹤大盤就買指數基金。

不過,指數基金仍有些不方便的地方,於是誕生了 ETF,不但承襲指數基金本身的優點,還屏除了一些交易上的缺點,漸漸成為大多數人的投資工具選擇。廣義上,ETF 也屬於指數基金的一種。

比較如下:

指數基金ETF
買賣方式股市關市後才能買賣股市開市後買賣
交易程序需要跟銀行或基金發行公司申購和贖回,很不方便直接在股票交易所買賣,非常方便
手續費和管理費需收手續費與管理費需收費,但比一般基金低很多
特點簡單、便宜、不用花太多力氣,即可分散風險投資更加簡單、便宜、省力,就達到分散風險效果

ETF 怎麼選?

想要被動投資,在挑選 ETF 的時候,應把握幾個重點:

  • 費用越低越好
  • 沒有傭金,單純依市場指數投資,不需經理人管理與配股
  • 包含的公司愈多愈好,且愈多元愈好,最好分散在不同領域

還記得前面提到「時間複利的力量」嗎?一開始極小的差異,經過長時間會像滾雪球效應,越來越巨大。

同理,成分相同的 ETF,長期下來,高費用的會比低費用的少賺非常多錢

時間複利

延伸文章:ETF 是什麼?怎麼追蹤指數?有哪些類型?投資 ETF 年化報酬率超過 6% 的撇步


新手投資 ETF

ETF 種類很多,可以投資的標的很多種,如股票型 ETF、債券型 ETF …。在選擇 ETF 時,記得要找平均的日成交量在千萬元以上(目前一半以上的 ETF 都有達到),買賣較安全

目前在台灣發行的 ETF 超過 100 檔,且仍在增加中,其中,最常見的是鎖定台灣最大 50 家公司的元大台灣 50 (0050),包括台積電、聯發科、鴻海、中華電信、統一超商 ……。(點我看 0050 成分股)

許多人以為年化報酬率 5~10% 很難達到,實際上投資 0050 ETF,目前的平均年化報酬率已達到 7%,而定期定額投資的報酬率更高達 10%,贏過相當多基金商品。

如果你無法承受過大波動,又希望從中獲利,長期定期定額投資股票 ETF,是比較容易的方式。

除了台灣,美國股市也是許多投資者喜愛的,較常見的有投資美國 S&P 500 的 ETF (鎖定最強的 500 間上市公司,含 Facebook、Google、Amazon …),比如 IVV、VOO,或全美國市場的 ETF,比如 VTI。

而美股 ETF 的規模至少比台股大 20 倍以上。(延伸文章:美股 ETF 怎麼投資?一次看懂美股 3 大指數 & ETF 的 7 大類別與挑選重點)

如果你是個新手,真的十分建議從代表整體市場的 ETF 開始著手,無論是台灣 50 或 S&P 500。


被動投資策略

說了這麼多,究竟該怎麼做?實際行動?

#1 選擇好的指數

不要投資自己不懂的東西,在決定開始被動投資後:

  1. 確定自己要投入哪個市場,比如台灣、美國或其他開發中或已開發國家,建議一開始不要選擇經濟仍極不穩定的未開發國家。
  2. 使用什麼投資工具,十分建議選擇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 ETF。
  3. 熟悉其相關知識,比如包含的買賣費用有什麼?成分股有哪些?…

要知道光是追縱 S&P 500,就有 SPY、VOO 等多個成分股相同但相關費用有點小差異的 ETF;同樣地,追蹤台灣 50,也有 0050 和 006208,所以買入前一定要好好比較一下!


#2 訂好計畫,確實執行

除了選擇好的指數與投資工具,還需要做到「定期投入、持續買進」,長期下來才有顯著成果。

這對一般人來說並不容易,所以要認真訂定並執行計畫。

  1. 規劃自己的資產分配,每個月發薪水的同時固定存錢。
  2. 定期買進,可以是每個月、每季、每半年或每年,且不受任何短期波動影響。
  3. 每年花不到 1 小時調整組合或金額。例如,收入增加可以增加投入金額。
  4. 持續 10 年以上不間斷。
投資成長

最後,總結一下被動投資的特點:

  • 操作簡單:不用天天盯盤、看指標,不管任何市場動態。
  • 風險低:分散投資眾多不同標的。
  • 報酬合理:投資大盤指數,成長與市場一模一樣,無論台灣或美國,平均年化報酬率都有 5~10%。

投資其實可以很簡單、實際、穩健,愈佛系愈容易賺到錢 XD。

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,請幫我拍手 5 下鼓勵我、支持我,讓我繼續有創作的動力!

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想分享的資訊,歡迎在下方留言!

在〈被動投資是什麼?用最簡單穩健、巴菲特推薦的被動投資 ETF 策略,提早別人 10 年退休!〉中有 18 則留言

  1. 哇!原來ETF可以用複利進行滾動啊!感謝版主的分享,讓我對投資理財更進一步了!

    1. 我也是不久前看到巴菲特10年賭局的新聞,才開始學習研究的,還在繼續努力中!

  2. 最近也想開始投資,好不容易開了戶卻沒有方向,多虧了版大的分享,決定朝ETF的方向前進了

    1. 被動投資有一個重點是多元達到分散風險,
      我後來覺得 0050 的成分股很大一部分都是台積電,所以被台積電的漲跌主導,
      所以漸漸把重心放在美股的 ETF(主要是 S&P 500),
      裡面的公司成分比較多元又市值規模大台股20倍以上,
      而且美股可以1股1股買,不像台股1張就是1000股,需要一下子拿出一大筆錢。

      1. 你好喔 想請問是不是要依市場價格有賣美股SPY .比如目前大概442美元 就必須依這個價格購買對嗎?

        1. ETF 或股票都是依買賣當下的市場價格買進或賣出的,如果你覺得下一秒會跌(或漲),當然可以慢一秒買(或賣),市場是會波動的。
          不過,整體市場的波動通常不大,從長期投資(10年以上)的角度來看更是極小,真正該注意的是市場(整體經濟)的成長是不是上升趨勢,然後『盡早開始投資』,讓時間幫你賺錢!

  3. 疫情讓上班族受到衝擊,被動收入可以保障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,持續有收入,謝謝版大分享理財知識。

  4. 複利的力量真的非常恐怖,文章介紹了ETF的投資策略真的非常受用,謝謝版主!

  5. 複利才是最偉大的發現!
    我也是正在投資美股ETF的路上
    讓我們一起加油!
    謝謝版主的細心分享。

  6. 長期看來指數投資真的比一般定存強太多了 非常感謝版主 剛好最近也在研究投資 還在非常新手階段 這篇文章非常詳細又易懂 大推!

    1. 真的,尤其銀行的利息越來越低,不如將部分的錢分散投資到其他地方!
      一起加油,持續學習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