價值投資策略

價值投資策略為何?何時適合買進或賣出?需保持什麼投資心態?

Last Updated on 2023-03-16 by Jeslyn

價值投資是一種投資原則,每間公司都有自己的內在價值,當公司的股價和內在價值有較大的差異時,股價就可能會出現過高或過低的價格。

內在價值是價值投資的前提。而價值投資者要做的就是找出被低估的公司,投資它,在未來市場體現它的價值時,能因此獲利

投資如同一場心理戰,時刻緊密且大量的牽動情緒和大腦。想要在股市上成功,就得擬定「策略」按部就班,維持良好的「心態」,才不會容易在一次又一次的波濤中迷失腳步!

價值投資策略為何?

採取什麼入場策略較合適?

如果你很認真、仔細地研究一家公司,認為它很值得投資且目前被市場低估,現在是進場的好時機,但又有點害怕,你可以採用循序漸進的入場策略,尤其新手更要這麼做,才能穩紮穩打,不自亂腳步與心智。

延伸閱讀:怎麼做投資研究功課? 如何評估公司是否值得投資?

(1) 梯進式買進賣出

股市有『50/50 短期波動』,意即投資一支股票時,無論這支股票有多好、PE ratio 多低,都會受到短期 6 個月 ~ 1 年的波動,股價有 50% 機會上升或下跌。

而當處於牛市時,股價上升機會大,而處於熊市時,股價極可能繼續下跌

所以,建議千萬不要一次 all in 投入所有資金,或一次 all out 賣出所有股票,對自己非常不利也不明智!

最好的方式是採「梯進式」,分批買入或賣出,可靈活運用資金,降低投資成本!

假如你發現一支股票,公司營運狀況良好,未來 3~5 年發展前景不錯,你認為目前股價 100 元有賺頭,馬上開單 all in 投入所有資金。當股價跌到 90 元時,你因為手上已沒有資金,什麼也做不了,只能等它升回去。

但如果你採取分批投入的方式,就可以隨時應變調整,減少投資成本。也許你會說:「說不定 all in 的時機點是股價的最低點」,但沒有人會知道什麼時候是最低點

雖然一家好公司長期下來股價會持續成長,但如同前面提到的股市永遠存在『50/50 短期波動』,很重要所以再說一次 😃,沒有人能夠預測什麼時候是最低點

★ 分批買入或賣出,至少分 3~5 次

『分批』其實很簡單,不需要想得太複雜!

假設想投入 10000 元買一支股票,可以先投入 2000 元試水溫,一個禮拜後若股價跌 10%,就再投入 2000 元。當然,繼續跌更多就再加碼到 2500、3000,甚至 5000,你可以看下跌的比率多少來決定要投入多少。

以長期投資者的角度來看,短期波動的下跌,就是一個能降低成本的入場機會。分批賣出也是同理,看股價上升的比率來決定要賣出多少,相當彈性。

我們永遠抓不到最低點和最高點,而這樣的操作可以幫助我們實現「最大化收益,最小化成本」。

★ 短期下跌,是「撿便宜」的好時機

很多人一遇到股價下跌,就開始心慌,急著把手上的股票賣掉,想著趕快停損,但如果你做好充足的投資研究功課,就不會害怕短期的股價下跌,反而視為降低成本的機會

一家營運夠好、會賺錢、又有發展性的公司,如同會不斷增值的商品,在商品大特價時,你肯定會「撿便宜」多買一點囤貨,而股價下跌時也同樣道理,為何不趁股價折扣時繼續追加?

以前面舉的例子來說,如果一支你仔細研究過覺得很讚的股票,在 100 元時你開始買入,當它跌到 90 元,能撿到更多便宜更應該再追加投入吧!😄

(2) 定期投入現金流,培養創富習慣

你有沒有曾經陷入這種心態:「等到我有多少錢再開始投資」,不管那所謂的”多少錢”是 5 萬、10 萬、50 萬,甚至 100 萬以上,然後隔了一段時間,才猛然發現自己仍舊什麼都沒做?

當目標訂得太過遠大,人們可能會因為認為自己能力還不足而拖延,遲遲不動手去做,與其如此,不如先從小目標、小計畫著手,培養創富習慣。

★ 定期放現金流到投資水庫,從小細流開始逐漸擴大

分享我自己的作法 — 每個月的 5 號(就是剛領完薪水的時候)會固定存 2 萬台幣,有點像編預算的概念。

以前我很容易一有錢就花,月底才發現花了一堆錢但不知道花在哪,後來漸漸改掉這個壞習慣,從固定 5000 慢慢提升到 5500、6000、8000、1 萬,現在進步到 2 萬。

在這個過程中,我察覺到自己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花費,也讓我有種挑戰自己極限的感覺。當然,如果你的薪水較高,你也可以從較高的起點開始,或者抓薪水的 1/4、1/3 或其他固定的比例,放進自己的投資水庫中。

你可以嘗試不同方法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種,然後以『較無痛』的方式,慢慢累積、逐步打造個人資產!

★ 實現低價買入,減少恐慌心理

定期投入、保持現金流還有一個好處:當你很喜歡的股票暴跌,投資水庫(即投資帳戶)裡有可用現金,讓你可以抓住這個非常好的入場時機。如果整個股市大跌,你更能低價購入更多優秀成長股。

相對地,當你沒有可用資金時,你可能會為了買一支優秀成長股,考慮賣掉手上持有的其他優秀成長股。如果時常陷入要放棄或犧牲哪一支股票的糾結中,完全違背穩固的長期投資原則。

尤其,你投的是一家公司 3~5 年的前景,持有不到一年就放棄不是就失去價值投資的意義了嗎?

再者,人有『損失規避』心理,大多害怕失去,若你沒有可用資金在帳戶裡,當股市停滯不前或下跌一點,很容易陷入恐慌,開始想「投入的錢是不是要打水漂了?」、「要不要趁還沒虧損很多趕快套現?」…

有可用資金的話,心態就會大不相同,股災來臨時,更能保持積極自信的態度面對,乘勝追擊買進更多優秀成長股,這也是真正厲害的價值投資者的一貫策略!

(3) 資金有限,只打「甜蜜區」的球

股神巴菲特辦公室裡掛著「史上最佳擊球手」—泰德.威廉斯(Ted Williams)的照片,其打擊哲學提到『嚴格選球』,他把好球帶分成 77 格,球進入最佳格子才揮擊,落在其他格子的好球都不受引誘。

泰德.威廉斯認為不要每個球都打,而是只打那些處在「甜蜜區」的球,而這也是巴菲特秉持的投資原則。

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者,就不要每個好股票都投,而是要慎選並只投資那些高潛力的企業。什麼是高潛力的企業呢?就是有機會每年帶來超過 20% 報酬的公司,即成長股:

  • 每年營收必須達到 10% 以上。
  • 有防禦力、有企圖心、PE ratio 比同行同性質公司低。

ps. 怎麼判斷有防禦力、有企圖心的公司?看 3 大報表(延伸閱讀請點我)😊

★ 資金有限,嚴格選股,等待正確時機點

尤其剛開始投資且資金有限的我們,更要遵行仔細研究、嚴格選股等待正確的時機點大膽投入,不隨便出手。利用市場好壞波動,PE 高時按兵不動,只在 PE 低且比別人低,股價便宜值得入手的時候大筆買進。

同樣地,我們的時間也有限,所以不要花時間去研究那些成長緩慢的公司,因為根本不值得揮棒,就算打到了也只能跑到一壘而已。

★ 不是只揮全壘打,而是持續揮出二壘打

雖然只打在甜蜜區的球,但泰德之所以能成為史上最佳擊球手,並不是因為他每次都可以揮出全壘打,而是每次打點都至少能讓他跑二壘以上。同理,雖說要嚴格選股,但也不是很極端地把條件設得非常嚴苛。

在投資中,揮打二壘球就像能帶來 20%~30% 報酬的股票,這些公司大多穩健成長已實現獲利,其股票漲幅不大可能短時間內翻上 1 倍、2 倍。而全壘打就像能短期內獲利 1 倍、2 倍甚至 3 倍以上的高速成長股

高速成長股一般都是還在燒錢、尚未實現盈利的公司,投資這樣的企業,一旦等到它實現盈利,股價就會一飛衝天,帶來翻倍的報酬。

不過相對地,投資風險也較高,有可能公司一直無法實現盈利,你投資的錢一直被套牢,反而浪費很多其他賺錢機會,甚至更糟還虧損,如同棒球比賽中,當全力揮出全壘打時,就要面臨可能被三振出局的風險!

建議風險成長股(全壘打)在投資組合的比例不要超過穩健成長股(二壘打),可採八二法則,即 80% 以上的錢投入已實現盈利且穩健成長的公司,不到 20% 投入還未實現盈利的風險股

不打只能跑到一壘的球,也不貪心只有全壘打機會才揮棒,而是專注在持續打出二壘以上的球!


如何應對市場好壞?

在大家恐懼時貪婪,股災時大膽投資

「在大家恐懼時貪婪,在大家貪婪時恐懼」這是出自價值投資之父也是巴菲特的老師—班傑明.葛拉漢(Benjamin Graham)的策略之一。

同理,股災來臨時就要大膽,擴大投入資金;股市大漲、一片看好時須小心翼翼,不貿然出手!

跟著整體股市 PE ratio 調整投資現金流

PE ratio 是評估一家公司有沒有被低估或高估的指標。

如果你關注的是美國股市,想知道美股指數的 PE ratio,可以看 S&P 500NASDAQ 100,他們基本上可作為美國整體股市是否被高估或低估的指標。

舉 S&P 500 為例:(現金流比率僅供參考,可依自身風險承受程度調整,但大致邏輯不變!)

  • PE ratio 一般在 15~25 之間 (點我看 S&P 500 PE ratio)
  • PE ratio < 15:表示股市被嚴重低估 ➜ 大筆投入 (手上現金投入到剩 10%~15%)
  • PE ratio 在 20 左右:股市目前是合理狀態 ➜ 正常投入 (手上現金提高到 15%~25%)
  • PE ratio > 25:市場過熱 ➜ 減少投入 (手上現金提高到 25%~40%,PE ratio愈高,現金流就愈高!)
★ PE ratio 愈高,表示愈被高估,需減少買入

整體股市的 PE ratio 愈高,代表大多股票的 PE ratio 也跟著變高,PE ratio 變高表示市場比之前更被高估,大部分的人『已處於貪婪』狀態。

既然大多股價來到一個高點,就是入場機會不多,該減少進場或該跑的時候了!

原則上,市場情緒良好時,保持充足現金,等壞的情況來臨時,大筆投入。

所以,要時刻提醒自己,在股市一片大好的時候要警惕,很多人會被眼前的盈利沖昏頭,股價升得快,感覺賺錢很容易更追高投入,完全違背「低買高賣」的原則

這時候,你反而更應該專注在套現賣股上,研究自己持有的股票中哪些的 PE ratio 已來到高點,再分批賣出,讓自己有更多現金等待下一次股災到來。

★ PE ratio 愈低,表示愈被低估,應大膽入場

反之,當發生股災,股市跌得人心惶惶,大家都『處於恐懼』就是你貪婪的時候,應把注意力放在買股上,研究各個股票的 PE ratio,再用分批買入策略,慢慢減少手頭上的資金,不要浪費每一次股災

不過,要記得永遠給自己留一手,雖然 PE ratio 跌越低,越要投入越多資金,但千萬不要把手上的資金全用完,至少保留 10%

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股市會不會繼續下跌,如果它又往下跌,你手上沒有資金可投,就錯失能夠再降低投資成本的機會了。


怎麼選擇買入或賣出的時機點?

季報發布過後

公司發布季報的時候最容易影響股價波動,公司的財務表現會和分析師的預期會用幾項指標來做比較,看看是否達標、不達標,或者超標。

尤其,一定會重點分析 EPS (每股盈餘) 和 Revenue (營收),其他重點分析的數字則會依每家公司商業模式不同而不同,比如:特斯拉就會看汽車的產量和交貨量、Facebook 就會看活躍帳戶數量等。

以美股來看,若當時市場情緒是正向的,經濟穩健成長沒有貿易戰或像 COVID-19 的疫情,只要季報 EPS 與分析師預期相符或超出一些,股價都會暴漲 5% 甚至更多,有時即使沒達標差一點,發布後股價仍會升。

但如果政治動盪或大流行病恐慌,就算剛好達標,很可能股價還是會跌個幾 %;要是沒有達標會跌更多,超過 5% 甚至 10% 以上。在這種環境下,季報 EPS 須遠遠超出分析師預期,才有暴漲的機會。

★ 價值投資者的操作手法參考

假設已經持有一支股票 1~3 年的時間,一切往好的發展,股價持續上升,來到一個新高點,PE 也很高,差不多可以賣了。

若季報發布後股價暴漲,就可以開始分批賣出(可能一次賣出 25% 或 50%),慢慢變現。

反之,若季報發布後股價大跌,就趁機買入,過幾天或幾個禮拜後繼續跌,就再次買入(同樣一次賣出 25% 或 50%),慢慢分批買進,直到完成這支股票的持股份額。

  • 上漲 > 10%:拋售部分高 PE 股票。
  • 下跌 > 10%:買進部分低 PE 股票。

有好壞消息發生的時候

相同的操作邏輯,當公司有好消息導致股價突然暴漲的時候,如果覺得它被高估,就馬上賣掉部分股票。

當有壞消息造成股價大跌,這時候先研究其商業模式與未來前景,確認是新聞誇大負面消息,公司的根基根本沒影響,且還是相信公司能度過難關的話,就購入部份股票,如此才能實踐真正的「低買高賣」。

股價出現異常波動的時候

有時候在沒有任何消息,無依無據的情況下,股價會突然出現大幅度波動(一天之間上升或下跌超過 10%~20% 以上),雖然不常見,但需特別注意。

人都會有種想賭博的投機心理,當你持有的股票莫名暴漲,雖然理智告訴你這是不合理的情況,你還是會想賭一把,等等看它會不會再漲更高,但等著等著很容易就錯失賣出時機。

同樣地,當股票莫名暴跌,人們陷入極度恐慌會很想趕快賣出股票,這時你該相信自己所做的研究功課、所選的股票,如果它是優質的成長股應大膽買進,而不是跟著認賠逃跑。

◎ Tips:
1) 異常波動時,重新評估公司估值。
2) 跌時買,不要因為恐慌錯過買入時機;漲時賣,不要因為貪心失去賣出時機。

班傑明.葛拉漢曾說:「大多數時候股票的價格相當不理性,也有相當大的波動,主要是因為在多數人的腦海中,投機和賭博的觀念根深蒂固,他們臣服在股市所帶來的希望、恐懼和貪婪中。」


需保持什麼投資心態?

不要讓市場左右你的情緒

你並非真正獲利或虧損直到平倉為止,在平倉取出盈利的那一刻,才是你該慶祝的時候,所以,不要讓市場波動操控你的情緒,就像是運動比賽,不管中間過程比分領先或落後,一直到比賽結束才能分出勝負。

許多投資者遇到股價下跌時十分驚慌失措,四處找消息想知道為什麼會跌,而做空者此時會趁虛而入,放大散播一些不足為患的負面消息,慫恿你平倉,如果你聽信這些謠言,比買價低就平倉,會讓自己真的虧損。

為什麼做空者要這麼做?因為越多人放掉手中的股票,股價越會下跌,他們才能夠賺到錢!

總之,不要對股市股票產生情感上的鏈結,因為這樣會影響情緒,容易做出不明智的錯誤決定。保持淡定的心態,把時間和精力放在找尋、研究、並投資成長股上,而不是盯著股價高低,才是價值投資最佳之策。


「對則持,錯則改」,持股不必死守

有的人耳根軟,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心慌,失去理智;但有的人就是有一股莫名的執著,死死抱著一支股票,即便各種資料分析已顯示它不再是優良成長股,仍不放棄。

不管哪一家公司的股票,都跟人心一樣隨著時間和環境會不斷改變,所以,我們持股心態須保持「交往但不結婚」,不必與任何股票長相廝守、白頭偕老,一旦發現它不值得守候,就是該分手的時候了!

商業模式不斷推陳出新,傳統產業如果沒有跟上時代,就會被新產業無情淘汰,比如 Amazon 不停吃掉整個零售產業。

投資一支股票一段時間後,若發現公司願景已變質,做生意方式變不同,不再是你喜歡的樣子,如同變心的戀人,就跟它說再見吧,沒必要苦等它變好,因為公司是人家的,你什麼都做不了

你只是在跟它談戀愛,它若不好,你根本無法改變,只能離開,千萬不要因為沉沒成本而不願意放手。當然,如果有一天它又變好、變得有未來,你再回來找它談戀愛也不遲。

記住,股市裡只有永遠的低買高賣!只要價格對,就應該買入或賣出股票:覺得 PE 很高、股價很高,就賣掉不死守;當它跌到一個值得入手的價格時就購入,即使曾經一買一賣過,還是可以再次買進。

投資股票無比現實,只能同富貴,不能共甘苦!


避免「賣出後追蹤」

許多投資者都會陷入這種思維陷阱:『股票賣出後每天還是盯著看』,如果賣出後繼續上漲,就會抱怨自己應該多等一陣子再賣,在下次要賣股票時,因為這樣的想法冒出,變得猶豫不決。

如果總是想起過去經驗,可能會持股太久,變得不知道什麼時候該賣掉!

真正的價值投資原則是,在企業被低估時買入股票,等它升到一個你覺得合理的價格,就可以賣出了,不需糾結現在賣出值不值得,而是應當思考它的股價和公司價值是否合理。

買賣是非常主觀的,只有你情我願,不需在意別人怎麼說:「這支股票還不值得賣,還會繼續升」,要相信自己,只要你覺得它值得、已經來到高點,想賣就賣,不用去問別人到處找資料和意見。

賣了就從關注列表剔除,免得讓自己分心,然後全心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尋找有潛力的股票以及研究功課上。

如果未來還想投資它,至少一年後再重新研究,因為要經過至少一年的時間,才能知道公司是否發生變化。


班傑明.葛拉漢的 5 個投資忠告

最後,擷取班傑明.葛拉漢的眾多投資名言其中 5 個來總結一下:

  1. 一個成功的投資者不需要很高的智商或豐富的商業知識,他們所需要的是一個不感情用事的冷靜頭腦,與用合理的價格購買優良的股票。
  2. 投資者不必等待熊市來臨才低價買入,更好的辦法是「只要有資金就買那些合適的股票」,除非市場價格已經高到無法用估值方法來衡量。
  3. 投資者應該只關注股價波動的兩個時刻—買入和賣出的時機,其他時期則忽略股價的波動。
  4. 股價下跌本身不是風險,而是你不得不在下跌的時候賣出,或是你投資的公司發生重大負面變化,又或者是你的買價太高。
  5. 投機者的首要興趣,是預測並從市場波動中獲利;投資者的首要興趣,是以合適的價格買合適的資產。

確實做好投資研究功課,判斷合理的買入或賣出時機點,分批買進或賣出,並保持正確的投資心態,我相信就算不是理財大師的你我,也能慢慢在股市中穩健踏實的獲利。

千萬不要怕嘗試、不要怕失敗、不要操之過急,也千萬不要像買樂透只憑猜!


※ 更多文章:

股市裡的機會與風險

股市裡有什麼機會與風險?如何避免賠錢風險?怎麼運用獲利機會?價值投資者必懂!

價值投資是什麼

價值投資是什麼?新手如何開始價值投資?

新手理財入門

新手理財入門必懂!想要有錢先建立「變有錢」的心態與習慣

股息股投資

誰適合投資股息股?如何評估值得入手的股息股?怎麼建立好的投資組合?

★ 如果你真的很懶很懶,實在不想做很多功課,可以考慮「被動投資」 …… 😂

被動投資

被動投資是什麼?用最簡單穩健、巴菲特推薦的被動投資 ETF 策略,提早別人 10 年退休!

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,請幫我拍手 5 下鼓勵我、支持我,讓我繼續有創作的動力!

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想分享的資訊,歡迎在下方留言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